一、什么是教師自我意識
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,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。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志,是整合、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,(單選)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。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、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。包括自我認知、自我體驗、自我監控三種成分。教師自我意識的內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、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外,主要指向其對自身教育教學的意識,特別是對課堂教學的意識。
二、教師自我意識的作用
關于教師自我意識的作用,有研究者作了如下表述:有成效的教師能夠通過自我意識,獲得正確的自我認知,了解自己所處的地位,形成確切的物質自我、社會自我和精神自我,以利于成功地扮演各種角色;有成效的教師能夠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,有效地進行自我監督,克服與社會道德規范、情感和習慣相悖的思想和行為,以順應社會的需要;有成效的教師善于進行自我批評,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,自覺抵制各種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響,使自己的情感沖動和行為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;他還能通過自我疏導,從矛盾、沖突和窘境中解脫出來,并重新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,以新的姿態去適應新的環境,自我組織,自我更新,用更高的標準去設計和要求自己,以新的創造去超過自己已取得的成績。
其實教師自我意識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。一方面教師作為普通人,其自我意識水平的提高能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,如提高教師的個人修養、人際交往能力等;另一方面教師作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,其自我意識水平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和重要條件。
三、教師自我意識的特點
(1)教師自我意識的內容具有廣泛性與教育性。它不但包括自身生理自我、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方面的內容,而且還特別包括教師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的內容,這一點是教師自我意識不同于普通人的最突出特征。
(2)教師自我意識的作用具有雙重重要性。它不但關系到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,而且更重要的是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優劣,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發展。
(3)教師自我意識水平的提高具有主體自覺性與社會期待性。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,教師對自我的觀察與反思一方面出于自覺,另一方面也來自于社會對教師的期待和壓力,這是教師自我意識的又一突出特征。教師能否真實地、客觀地認識自我、對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識成熟與否的基本標志,成熟教師在自我意識上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。
以上為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知識-《教育學》教師自我意識,教師如果向了解更多有關廣西地區教師招聘,考試報名,崗位表,歷年真題,備考資料等最新廣西教師相關信息,請關注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網。
06-21
01-15
01-15
12-18
12-18
12-16
12-16
12-14
12-14
12-14
12-14
12-11
12-11
12-10
12-10
12-10
10-20
06-21
06-21
06-21
06-21
06-21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1-15
10-28
10-22
08-25
08-24
08-24
08-24
08-21
08-18
08-14
08-14
08-13
08-13
08-12
08-12
08-11
08-21
12-23
12-23
12-23
12-23
12-23
12-23
11-18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https://#/hm.js?e8dcd15e10e0f044554f8a9f26ac4670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